在汽車擁堵早就取代了單車大軍的北京街頭,最近公共單車又火了。

一種是「小橙車」,車身和輪胎都是鮮豔的橘紅色,一眼就能辨識出來,由一家叫「摩拜單車」(Mobike)的公司提供。使用它,只要打開手機上的摩拜單車App,掃描車身的二維碼、手機支付,即可開鎖、騎走。價格不貴,前半個小時只要1元錢。

摩拜單車起家於上海,創立於2015年1月,今年9月1日進入北京市場。一開始投放在位於北京城西北部、人口密集的五道口,隨後慢慢擴散至昌平區、朝陽區、順義區,甚至有一輛騎行軌跡到達了30多公里外的北京首都國際機場。

 

另一種是「小黃車」,名叫「ofo」,車身是明晃晃的黃色,取這個名字就是因為從字形上看「ofo」就像一輛單車。之前ofo主要在中國200多所大學校園提供服務,現在,它從校園開始走向更廣泛的城市,投放在上海和北京的中關村、上地地區試運營,直接與摩拜單車競爭。

Mobike摩拜單車與ofo共享單車小檔案。
Mobike摩拜單車與ofo共享單車小檔案。圖:端傳媒設計部

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大 城市,為了緩解公共交通和空氣污染的壓力,政府早已嘗試推出公共單車,但目前總量仍不大,而且要用車就要先到政府指定網點辦卡,到指定的樁柱點取車還車,加上道路空間和車輛保養防盜等問題,政府提供的公共單車一直未能形成潮流,更別提成為Mobike或ofo這樣,能在社交媒體上被「曬圖」、「刷屏」的時尚。而Mobike和ofo的迅速升温,究其根本,是搭載在移動互聯網平台上的公共單車服務,在資源分配和購買支付上,實現了遠超公營共享單車的靈活性和便利度。摩拜單車的創始人胡瑋煒和ofo的聯合創始人張巳丁在接受端傳媒專訪時,都很為自家產品的靈活方便而感到驕傲。

在單車資源的分配上,以摩拜和ofo為主的共享單車,沒有建立固定地點的停車樁——就像一個漂流遊戲,車子被用戶騎到哪裏,就停在哪裏,接着下一個用戶再騎下去。

摩拜單車的車鎖帶有GPS功能,運營者可以在後台上看到車的位置和用戶的騎行軌跡,看上去「失控、無序、隨機」的提供服務,在一定的規律下是可控的,進而滿足用戶的需求。

就像一個漂流遊戲,車子被用戶騎到哪裏,就停在哪裏,接着下一個需要使用的用戶再接着騎下去

最初,摩拜在上海試運行時,並沒有在位於遠郊的青浦區投放車輛,但是他們發現有些人慢慢會騎車到那裏,然後在某些小區周圍形成一個小循環,效果很好。「為什麼要去干預呢?《失控》不就是提倡分布式的,而不是中央集權的管理麼?現在我們更傾向於讓這個系統去自由生長。有時候它會形成很有趣的自循環,」摩拜的創始人胡瑋煒對端傳媒說。

而在租金支付方面,中國大陸近年在小額移動支付上的迅速普及和領先,為Mobike和ofo搭好了台。騰訊公司旗下的微信、阿里巴巴公司旗下的支付寶等提供的移動支付渠道已經走進了大陸民眾生活的方方面面,從便利店到大商場,從超市到餐館,乃至水電煤費用,都可以通過手機,用掃描和幾個點觸完成。

Mobike和ofo的服務模式,從一開始就將線下流動的單車和線上移動的支付結合,以手機APP或微信服務號取代了傳統的辦卡網點,一切金錢交易——押金和充值——都可以在這些平台上通過電子錢包進行,再用指紋加以安保確認,全程花費不到一分鐘,「掃碼即走」、「無需辦卡」,線上線下、公營私營的界限又在一個領域被找到了突圍點,原先由政府主導的市政交通領域,意外地得到商業化的拓展。

Mobike摩拜單車與ofo共享單車,你會選擇用哪種?
Mobike摩拜單車與ofo共享單車,你會選擇用哪種?圖:端傳媒設計部

騎車時也在為單車充電

摩拜單車最初是特別定製的。為了能在真實的城市環境中不斷漂流使用,摩拜按照「四年免維護」的標準進行設計,採用全鋁車身,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後也不會鏽跡斑斑;車胎採用實心防爆輪胎,並非常見的單車打氣輪胎;當用戶騎車時也在為車輛充電,供智能鎖使用,這樣它能定位車的位置,用戶和運營商都能知道車在哪裏。

為了生產這樣的單車,摩拜遍尋供應商無果,目前國內現有的工廠並不願意代工生產這種改動很大的單車,於是摩拜建立了自己的工廠,並專門招聘了研發團隊。

胡瑋煒把她在福特汽車從事車聯網技術的朋友拉來,研發這款帶有GPS功能的智能鎖。團隊一開始考慮到要在現實環境中,降低運營維護的成本,而用戶又多是短途騎行,平衡方法就是犧牲一點用戶體驗,來彌補車的設計。端傳媒記者親身體驗了這款單車,在沒電時,需要使勁蹬車才能騎動,會感覺很重,這也是摩拜過去被用戶批評的地方。

2015年底,胡瑋煒邀請前Uber(優步)上海城市經理王曉峰加入,擔任摩拜單車CEO怎樣拓展新的城市業務,怎樣以一個城市為單位調配車輛等等,這些都是Uber過去的經驗,可以被摩拜參考。

與摩拜的管理陣容相比,ofo的幾位聯合創始人都是北京大學的畢業生。

他們都是騎行愛好者,在共同創建一家騎行俱樂部失敗的時候,想到了共享單車這個點子。於是在2015年的北大校園裏進行試驗。ofo寫了一封公開信,號召同學們捐出自己的單車加入這一共享網絡。那時剛好是畢業季,ofo由此獲得了第一批單車進行試驗。

捐車的同學和校友可以免費使用ofo所有車輛,而ofo校園用戶每一次使用的價格也非常低,一小時內五毛錢。

ofo共享單車官網。
ofo共享單車官網。網站截圖

單車佔領校園

在北大試驗成功後,ofo將這一模式複製到了離北大不遠的其他六所高校。中國大學校園的面積通常很大,單車是學生普遍採用的交通工具。過去,大學生會自己購買一輛車日常使用;現在,無論有沒有車的人都會使用ofo。

拿到A輪融資後,ofo邁出了北京,拓展到其他城市的更多學校。它的選擇邏輯一般是先開闢一線城市,先到學生多、面積大的大學開展業務。

基本佔據校園市場之後,2016年10月,ofo決定跨出校園圍牆,先在北京海淀區中關村西區和上地兩個地方試運行,這兩個地區分布了相當多的科技公司和年輕人。但有意思的是,因為在有限區域內運營,ofo需要保證有車供應,要對單車進行調配,騎得遠的、超出區域的車就要拉回來,ofo只好僱傭人員用三輪車這種非科技手段來調配車輛。

「用戶在乎的是有車可騎,最快的速度找到車。」胡瑋煒並不願多談競爭對手,而是強調用戶的需求——誰能最終滿足用戶的需求,什麼方法能對此有用,誰就能跑在前面。一開始是根據經驗或者拍腦袋,比如上海市一個區要投多少輛車,但隨着運營時間的增加,用戶數據會顯現出更大的參考力量。而且各個地方由於城市規劃不一樣,北京和上海的用戶行為也會有不一樣。

由於在有限區域內運營,ofo需要對單車進行調配,保證有車供應,騎得遠的、超出區域的車就要拉回來,ofo只好僱傭人員用三輪車這種非科技手段來調配車輛

同一個月,摩拜推出了新一版單車摩拜Lite,新車更加輕便,並增加了車筐,車筐中有太陽能板,為智能鎖供電,解決用戶靠腳力蹬車費力的問題。

ofo也在加速改進硬件部分。「我們將來也會推出智能鎖,」ofo聯合創始人張巳丁對端傳媒透露。目前ofo升級了已有的機械密碼鎖,新車採用實心胎和轉動式車鈴。

在解決問題上,兩家的產品也越來越多地向對方長處學習,彼此也越來越像了。

資本湧入

在產品之外,更奪人眼球的是資本大量湧入。

今年10月,ofo和摩拜單車紛紛宣布獲得了C輪融資。投資方都可謂豪華陣營,既有金融資本,又有產業資本,既有滴滴出行這樣交通出行領域的大公司,也不乏滴滴當年的投資方。正當大陸創投寒冬,引得如此多的投資者反映出投資界對這個領域的樂觀。

如果只是自然發展,共享單車恐怕還需要更多時日才能引爆流行。不過,資本的進入讓兩家公司迅速擴大市場份額,生產單車,進入更多的城市,推廣和招人,如此反覆。

Mobike摩拜單車與ofo共享單車,誰更受投資界歡迎?
Mobike摩拜單車與ofo共享單車,誰更受投資界歡迎?圖:端傳媒設計部

據張巳丁稱,在ofo的車中,除了10%是捐出車輛參與共享的學生,九成都是ofo自有車輛。摩拜旗下所有單車均是自有車輛。摩拜單車成本已降到兩千元左右,新版的摩拜Lite單車控制在五百元內,而ofo單車的成本則在三百元左右。大量投放車輛需要鉅額資金來生產單車,在雙方直接短兵相接的競爭之時,車的數量和覆蓋面、進駐的城市數量以及速度,最後歸結為用戶數量成為關係成敗的重要因素。

在完成C輪融資之時,ofo的投資人之一,金沙江創投合夥人朱嘯虎稱單車市場會在90天內結束戰鬥,這讓人不禁回想起2014年至2015年期間,同是出行領域的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的激烈競爭,資本助力下的燒錢補貼戰。朱嘯虎覺得他的信心源於ofo低成本的快速擴張,「摩拜布一輛車,ofo可以布十輛車」。

胡瑋煒卻覺得,不能從單一一輛車的成本來看。「技術在幫助我們高效運營,比如智能鎖,我能知道車壞了,在哪裏,我去處理一下,不給社會造成麻煩。」胡瑋煒說,「摩拜是四年免維護,車的成本也在下降,四年算成本,車可能用到八年。如果你的生命週期是三個月,壞了後不知道車壞在哪裏,可能就變成城市的垃圾。」

打開手機上的摩拜單車App,掃描車身上的二維碼付費即可開鎖騎走。
打開手機上的摩拜單車App,掃描車身上的二維碼付費即可開鎖騎走。圖:上海青年報/Imaginechina

跳出競爭,伴隨着移動支付的日益興盛,這是一個日訂單數有望超過百萬的「互聯網+」線下服務,有巨大的商業前景。單車是解決出行「最後三公里」問題的一種極佳方式,它有高頻率使用的特點,解決的是剛性需求問題,那些三公里以內打車不值得、公交又要等車的出行問題,其潛在用戶是千萬甚至上億的城市市民。

ofo接受滴滴投資,就是因為在出行這件事上,雙方是互補的。「滴滴一直在考慮最後三公里的短途出行方案,出租車司機一般不喜歡拉這樣的短途活……ofo這樣的共享單車則是與其一拍即合。」張巳丁說。

從生意角度看,張巳丁算了筆賬,「之前ofo一輛車200-300塊錢,一輛車一天用十次,現在客單價5毛錢,兩個月就能回本。」張巳丁對端傳媒說,「在大學校園裏,ofo已經盈虧平衡了。」

此外,用戶所支付的押金,以及高頻次使用帶來的互聯網流量將來都會有更多的想象空間。

單車是解決出行「最後三公里」問題的極佳方式……那些三公里以內打車不值得、公交又要等車的出行問題,潛在用戶就是千萬甚至上億的城市市民。

在這個市場上,不是摩拜和ofo兩家獨大,越來越多的競爭對手正在出現,例如小鳴單車和優拜等。前者剛剛在9月和10月獲得兩輪投資,後者將從上海市政府存量的8萬輛公共單車入手,再推出自行設計的無樁共享單車。接下來,會越來越熱鬧。

成為城市美好的一部分

在實際運營中,摩拜和ofo們碰到了種種文明使用問題,比如不符規定隨意停車以及偷盜、損壞。

因為並沒有固定停車樁,有的用戶會將單車停在小區裏、地下車庫等等方便自己、卻不方便其他用戶的地方。根據摩拜單車的規則,車輛應該停放在政府劃歸的區域。摩拜的App中也有提示,對於違規用戶,摩拜會在信用分體系中減掉信用分;如果用戶的信用分低於80分,那麼下一次騎車的費用將大大提高。

它同時鼓勵用戶舉報,舉報的用戶經核實可以獲得加分獎勵。用戶在停車後如果拍照上傳,幫助後續用戶方便找到車也能獲得信用分獎勵。

當用戶把車停在收費停車區時,後續用戶是否應該付停車費就成了一個問題。摩拜正着手與一些大型停車場管理公司溝通,為共享單車劃出免費停車區。對於損壞和偷盜,雙方都與當地公安派出所合作。但對於那些騎車時違反交通規則被交警扣下的用戶,就需要他們自己來解決問題了。

摩拜單車在廣州的設點造勢活動。
摩拜單車在廣州的設點造勢活動。圖片來源:mobike官網

未來,摩拜希望它的信用體系能與政府實施的信用體系掛鈎。這樣,用戶在使用時違規的成本才會大大提高,自覺遵守規則。商業化的共享單車可以與政府推廣的公共單車互為補充,未來由政府進行補貼,企業來履行一部分公共職能也不是沒有可能。

摩拜和ofo都宣稱他們獲得了政府的積極反饋。在商業成績之外,就像摩拜的slogan所述,單車會「讓城市更美好」。騎單車出行本來是一個美好的行為,既能解決市民的出行問題,也能緩解大城市病。因此,共享單車正等待着更加有利的政策環境。

 

 

文章轉自: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1103-mainland-mobike/

arrow
arrow

    有股人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